【大而无当国语辞典】“大而无当”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意是指事物虽大,但没有实际用途或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大而无当”常用来形容言论、计划、行为等表面宏大,但实际上缺乏实效或可行性。
在《国语辞典》中,“大而无当”被解释为:“形容言辞或行为虽大,但不切实际,不能胜任其事。”此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空谈理想、不切实际的言论或做法。
“大而无当”是汉语中一个常见的成语,强调的是“大”与“无用”之间的矛盾。它不仅用于描述语言上的浮夸,也常用于评价行为或计划的不切实际。在《国语辞典》中,该词被归类为贬义词,常用于批评那些只讲形式而不注重实质的人或事。
表格展示:
词语 | 大而无当 |
拼音 | dà ér wú dāng |
出处 | 《庄子·逍遥游》 |
释义 | 形容言论或行为虽大,但不切实际,无法胜任其事 |
用法 | 贬义词,多用于批评空谈或不务实的行为 |
近义词 | 空谈无用、华而不实、虚张声势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切实可行 |
示例句子 | 他提出的方案虽然听起来宏伟,但大而无当,难以实施。 |
通过了解“大而无当”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成语,避免因表达不当而引起误解。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做事时应注重实际效果,避免陷入“大而无当”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