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一、文章总结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北宋词人王安石的代表作之一,全词以南京(古称金陵)为背景,通过描绘金陵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变迁,抒发了对国家兴衰、历史更迭的深刻感慨。作品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沉郁,体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意识和强烈的现实关怀。
本文将从原文、翻译、赏析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并通过表格形式对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首经典词作。
二、原文、翻译与赏析
1. 原文:
> 桂枝香·金陵怀古
> 王安石
>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 惜乎!渔樵何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 翻译:
登高远望,正是金陵的深秋时节,天气刚刚转凉。
千里长江如白练般清澈,青翠的山峰层层叠叠。
船只在夕阳中缓缓驶去,酒旗在西风中飘扬。
彩船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白鹭在银河边飞起,这幅画面难以用画笔描绘。
回想过去,六朝的繁华竞相追逐,令人感叹,城门之外,高楼之上,悲愤与仇恨不断延续。
六朝的往事已随江水东流而去,只留下寒冷的烟雾和枯黄的草木。
可惜啊!如今渔夫樵夫在何处?回望曾经的凄凉之地,归去吧,心中已无风雨,也无晴天。
3. 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以金陵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出对历史兴衰的思考。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开阔。词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描写,展现了金陵的壮丽风光;而“六朝旧事随流水”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思。
整首词不仅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有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体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患意识。
三、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桂枝香 |
作者 | 王安石 |
创作背景 | 北宋时期,借金陵历史抒发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主题思想 | 怀古伤今,反思历史,关注国家命运 |
上片内容 | 描绘金陵秋景:江水、山峰、船只、酒旗、白鹭等自然景观 |
下片内容 | 抒发对六朝兴亡的感叹,表达对历史变迁的哀思 |
艺术特色 | 意境开阔,语言凝练,情景交融,富有哲理 |
名句摘录 |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
作者情感 | 沉郁、忧思、怀古、感时 |
四、结语
《桂枝香·金陵怀古》作为一首经典的怀古之作,不仅展现了金陵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要不忘历史的教训,珍惜当下的和平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