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录怎么读】“纂录”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文献整理、资料汇编等场合。为了帮助大家准确理解这个词的读音和含义,以下将从字义、读音、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纂录”由“纂”和“录”两个字组成。
- “纂”:读作 zuǎn,意思是“编辑、整理”,多用于书籍、文献的编纂工作。
- “录”:读作 lù,意思是“记录、抄录”,也指“收录、记载”。
因此,“纂录”的意思是指对资料进行编辑、整理并记录下来,常用于古籍整理、文集编纂等工作中。
在现代汉语中,“纂录”虽然不如“编写”“整理”等词常用,但在学术或正式文本中仍有一定使用频率。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字义解释 | 用法举例 | 备注 |
纂录 | zuǎn lù | 编辑、整理并记录 | 他负责将古代文献进行纂录,以便后人研究。 | 常用于古籍、文集的整理工作 |
纂 | zuǎn | 编辑、整理 | 他花费数年时间纂修地方志。 | 多用于文献、历史资料的整理 |
录 | lù | 记录、抄录 | 这篇文章是根据会议记录纂录而成。 | 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纂”连用 |
三、注意事项
1. “纂录”一词较为书面化,口语中较少使用。
2. 注意区分“纂”与“撰”:“纂”偏重于整理、编辑;“撰”则更偏向于创作、写作。
3. 在阅读古籍或学术文章时,遇到“纂录”应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具体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纂录”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可参考相关古籍或文学作品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