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中的佛狸是啥】在辛弃疾的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一句“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其中“佛狸”一词令不少读者感到困惑。那么,“佛狸”到底指的是什么?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文学意义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
“佛狸”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拓跋焘的小名。拓跋焘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统一了北方,对南朝构成强大威胁。他因勇猛善战,被南朝人称为“佛狸”,意为“小虎”,带有轻蔑之意。
辛弃疾在词中提到“佛狸祠下”,实际上是借古讽今,表达对当时南宋朝廷软弱无能、不思进取的不满。他用“佛狸”这一历史人物,暗示北魏政权曾多次南侵,而如今南宋却未能收复失地,令人感慨万千。
此外,“佛狸祠”是百姓为纪念拓跋焘而建的祭祀场所,词中“神鸦社鼓”描写的是当地百姓在佛狸祠前祭拜的热闹场景,与辛弃疾所处的南宋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英雄人物的追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原文句子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
佛狸含义 | 北魏皇帝拓跋焘的小名,意为“小虎”,有轻蔑意味 |
佛狸祠 | 百姓为纪念拓跋焘而建的祭祀场所 |
文学作用 | 借古讽今,表达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
历史背景 | 拓跋焘是北魏强盛时期的皇帝,曾多次南侵 |
文化内涵 | 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体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
三、结语
“佛狸”虽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小名,但在辛弃疾的笔下却承载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家国情怀。通过对“佛狸祠下”的描写,辛弃疾不仅展现了自己对历史的熟稔,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这种借古抒怀的手法,正是辛弃疾词作的重要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