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nm首杀AMDRadeonVII测试报告效能直追HBM2显神威

导读 AMD 藉由 7nm 製程与 Vega 20 架构优化,让「Radeon VII」效能可直追竞品 RTX 2080,并拥有 HBM2 16GB 高速大容量记忆体为一


AMD 藉由 7nm 製程与 Vega 20 架构优化,让「Radeon VII」效能可直追竞品 RTX 2080,并拥有 HBM2 16GB 高速大容量记忆体为一大优势,面对 GPU 运算、超高解析度影像编辑与 AAA 大作游戏,可有着不错的姓能表现,再加上 $699 镁的定价,肯定能给 A 粉们一个新年期待。


7nm 製程 Vega 20 架构优化

关于 AMD Radeon VII 公版卡的开箱,已有[url=https://news.xfastest.com/review/review-05/58763/[img]https://p.xfastest.com/~sinchen/AMD-Radeon-VII/AMD-Radeon-VII-7nm/]文章[/url]跟大家介绍,因此本篇就不再赘述。Radeon VII 是首款採用 7nm 製程的游戏显示卡,GPU 代号为「Vega 20」,也因为製程的提升,使得 GPU 晶片面积缩小至 331mm^2,让这一代在相同的封装下,可多加 2 颗 HBM2 记忆体,达到 16GB 容量 1TB/s 的高频宽。


↑ Vega 10 与 Vega 20 晶片面积比较。


这一代 Vega 20 核心,下修 Next Generation Compute Unit 至 60 组,因此有着 3840 个 Stream Processors(SP)。核心时脉,基準提升到 1400 MHz,加速时代可达 1750 MHz,峰值时脉最高为 1800 MHz。

比起上代 Vega 64 虽然 CU 单元减少,但时脉提升后,依旧有更高的效能,并维持同样 64 组 ROP 单元,而记忆体则是翻倍至 16GB,记忆体频宽达到 1 TB/s,而显卡 Board Power 则提升到 300W;简单来说,这代主要在 7nm 製程提升,以及时脉功耗的再优化,架构上并无更动。


↑ Radeon VII 规格比较。


16GB HBM2 记忆体与 1TB/s 频宽

若各位玩家有在关注游戏的发展,可发现 PC Game 在解析度提升、画面材质的强化之下,对于显示卡 VRAM(影像记忆体)的需求越来越大,就像是《恶灵古堡 2 重製版》在 4K 解析度最大值设定下,需要着 13.69 GB 的记忆体容量。


↑ 《恶灵古堡 2 重製版》最高设定下需要 13.69GB 的 VRAM 容量。


另一方面,对于超高解析度影音剪辑,以 Adobe Premiere 在进行 4K 影片编码时,就需要 10.2GB 的 VRAM,而当解析度提升到 8K 时更需要 11.5GB。

这也是为何 AMD 在这代 Vega 20 翻倍了记忆体容量(16GB)与频宽(4096-bit)(当然空间够也是另个主因),而有着这么大的记忆体容量,则可确保游戏 Frame time 的表现更稳定,亦可让玩家在影音剪辑时有着更大的记忆体支援。


↑ 面对游戏的画质、材质提升,以及 8K 剪辑的需求,Radeon VII 在这价位下即可拥有 16GB HBM2 记忆体。


2x 温度感测器 强化散热监控 Junction Temperature

对于 CPU、GPU 或电子零件其一大问题莫过于散热,而以往都会配置着一个温度感应器,做为 GPU Temperature 的监控机制,更透过这温度来控制降频、风扇的运作机制。

而这次 AMD 提到加入 Thermal Sensors Network,横跨着整个 GPU 晶片,其感应器的数量更是 RX Vega 64 的两倍之多,而感应器横跨整个 GPU 晶片,并称做「Junction Temperature」,这个温度侦测可透过 WattMan 来监控。


↑ 图上标示着重点温度测量点。


因此 Vega 20 採用着 Junction Temperature 做为控制降频、风扇的测量基準,更精準的温度侦测,则可发挥出 GPU 更完整的性能,而 Junction Temperature 的温度点,则更可据实的反应出整个 GPU 核心的温度变化,若玩家在超频时亦可参考这温度点来测试。


↑ 通过 WattMan 监控,有着一般 GPU 温度与 Junction 温度侦测。


均热板、热导管散热鳍片全用上

这一代 Radeon VII 公版散热相当有诚意,除了外观所见的三风扇之外,内部散热器更用上均热板、热导管散热鳍片,并有着中框固定电路板,让显卡整体结构更强化。


↑ 散热器、电路板、金属背板。


Vega 20 本身晶片封装时,包含着 GPU 与 HBM2 记忆体,因此晶片周围则是供电模组,採用 2 颗 IR35217 数位供电相控制器,而配置与上代相似 6+1 相供电的倍相设计,每相使用整合的 IR TDA21472 MOSEFT 等。


↑ Radeon VII 电路板。


↑ 电路板背面。


拆开散热器,有着金属外框和风扇、散热器本体、金属中框。散热器本体,有着大面积的均热板,而 GPU 则与均热板直接接触,而公版并非使用一般散热膏,而是採用石墨导热片作为导热介质,并通过 5 根散热导管,将热传导至前方的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则完整的複合在均热板上,2 组散热鳍片拼接而成。


↑ 拆解散热器:外框、散热器本体、中框。


↑ GPU 直接接触均热板。


↑ 均热板上除了鳍片,还压着 5 根热导管延伸至前方鳍片。


↑ 散热鳍片则留给 3 颗风扇空间。


AMD Radeon VII 性能测试 / 迎头赶上 RTX 2080 还想超车?

虽说 AMD 是 7nm 製程游戏卡首杀,但对手 RTX-20 系列更不是省油的灯,Radeon VII 后发先至锁定 RTX 2080 为目标,究竟 AMD 是否能单凭 7nm、HBM2 就超车成功呢?这次测试,除了 AMD 主角 Radeon VII 之外,更準备 RX Vega 64、56 作为陪衬,另外还有对手 RTX 2080 与同价位区间的 RTX 2070 作为比较,供各位 A 粉参考。


↑ 测试平台。


GPU-Z 所检视的 AMD Radeon VII 资讯还并不完整,仅正确抓到 3840 个流处理器、16GB HBM2 记忆体,其余资讯要等待 NDA 解禁后的更新。


↑ GPU-Z。


解码器方面,则与既往的 Vega 相同,支援 HEVC Main10 4K 解码。


↑ DXVA Checker。


3DMark Fire Strike 可快速衡量平台的游戏绘图效能,亦是目前显示卡最常使用的测试软体。Fire Strike 锁定 AAA 等级 DX11 API 的高效能测试,在预设 1080p 解析度 Fire Strike 测试中,Radeon VII 以 23,388 分赢过 RTX 2080 的 23,291 分。

而在 1440p Extreme 与 2160p Ultra 测试中,都是由 Radeon VII 获得较高的性能;而 Radeon VII 与上代 Vega 64 相比,在 Fire Strike 测试中性能提升 10%,而 1440p 与 2160p 解析度下则提升 17% 的性能。

也就是说,Radeon VII 在 1080p 与 1440p 解析度时可让 AAA 游戏特效全开,并有着稳定的性能表现,但若面对 2160p 解析度时,还是需要微调游戏设定。


↑ 3DMark Fire Strike 测试。


3DMark Time Spy 则是採用新的 DirectX 12 API 所设计的测试情境,同样是锁定在 AAA 游戏等级。在 1080p 的 Time Spy 测试上,Radeon VII 获得 9,051 分,而 Extreme 则获得 4,334 分。

这里就有趣了,在当时 Vega 64 对上 GTX 1080 时对于 DirectX 12、Vulkan 等新 API,AMD 可靠着硬体架构优势获得性能的领先,但在 NVIDIA 推出 Turing 世代时,为了迎合非同步运算 Asynchronous Compute 的趋势,在硬体架构上有所改变,也使得这代 Turing 在 DirectX 12 性能测试上有着大幅提升。

也因此 Radeon VII 在 Time Spy 的表现则不像 Fire Strike 那样有着性能阶梯排列,但测试归测试实际 DirectX 12 游戏呢?就继续测下去吧。


↑ 3DMark Time Spy 测试。


VRMark 可用来衡量电脑是否有足够的性能驱动 VR 虚拟实境,并有着 Orange Room、Blue Room 与 Cyan Room 三个测试场景。

Orange Room 属于基準测试,用来衡量电脑是否能够匹配 HTC Vive 与 Oculus Rift 的 VR 设备,这测试下 Radeon VII 与 Vega 64 性能相当,反而输给 RTX 2080 与 RTX 2070。

而 Blue Romm 测试更为严苛,採用 5120 × 2880 解析度与大量的积体照明,要求极高的硬体性能,Radeon VII 获得 2,632 分与 RTX 2070 相似。

至于採用 DirectX 12 设计的 Cyan Room,Radeon VII 则有着 10,356 分的成绩。简单来说 Radeon VII 有着足够的性能满足 VR 所需的效能。


↑ VRMark 测试。


AMD Radeon VII 游戏测试 / 性能伯仲之间 BFV 大获全胜

性能测试 Radeon VII 对上 RTX 2080 可说是有输有赢,但实际游戏表现又如何呢!这次游戏测试则以近期 AAA 大作,包含使用 DirectX 12 API 的《恶灵古堡 2》、《古墓奇兵:暗影》与《战地风云 5》的三款游戏,以及主流 DirectX 11 的《极地战嚎 5》、《魔物猎人:世界》、《刺客教条:奥德赛》与《侠盗猎车手 5》,以及热门的射击游戏《绝地求生 PUBG》等 8 款游戏。

游戏测试皆以「预设最高设定」、1080p(1920 x 1080)、1440p(2560 x 1440)与 2160p(3840 x 2160)解析度进行测试。

首先 1080p 解析度下,Radeon VII 在《恶灵古堡 2》平均 160 fps、《极地战嚎 5》平均 135 fps 与《战地风云 5》平均 145 fps 都赢过 RTX 2080 的性能,但是《古墓奇兵:暗影》、《侠盗猎车手 5》、《魔物猎人:世界》与《刺客教条:奥德赛》这四款却输给 RTX 2080。

而在 1080p 解析度最高设定下,Radeon VII 可让所有 AAA 大作都有着平均 70 fps 以上的性能表现;接着解析度提升到 1440p,结果也是输赢各半,但平均性能差异都在 10 fps 左右而已。


↑ 1080p 游戏测试。


↑ 1440p 游戏测试。


大魔王 4K 2160p 解析度,也是一样输赢各半五五波,而且这解析度下 Radeon VII 与 RTX 2080 性能差异都小于 < 10 fps;Radeon VII 面对吃性能的 AAA 游戏《魔物猎人:世界》与《侠盗猎车手 5》仅维持在平均 30 fps 不到的性能,但即便是 RTX 2080 也就多个平均 2 fps 而已。

相对的《绝地求生 PUBG》、《恶灵古堡 2》、《极地战嚎 5》与《战地风云 5》在 4K 解析度 Radeon VII 亦可给予平均 60 fps 的性能。


↑ 2160p 游戏测试。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这代 Radeon VII 可是交出不错的效能成绩单。」,但考验还是如何让 Vega 可以阔展出不同的性能系列,满足中高阶的 PC 游戏玩家。

《古墓奇兵:暗影》、《刺客教条:奥德赛》、《极地战嚎 5》:使用 In Game Benchmark。
《魔物猎人:世界》:于古代树森林狩猎大凶豺狼,记录 3 分钟 fps。
《绝地求生 PUBG》:人少地区跳伞后边拾荒边移动,记录 3 分钟 fps。
《战地风云 5》:单人战役中「步兵团」的一开始任务,从下车攻上高处的据点为止。
《恶灵古堡 2》:里昂记录寻找出路,于机械室遭遇 G-1 威廉博士战斗,直到打赢博士为止。
《侠盗猎车手 5》:攻击警察、飞车追逐,记录 3 分钟 fps。


AMD Radeon VII 散热功耗测试

散热方这,这代 Radeon VII 有着 7nm 製程提升与优化,虽然少了 4 组 CU 运算单元,但整体时脉最高可达到 1800 MHz,并换上开放式三扇散热器,搭配着均热板、热导管与散热鳍片,让 Vega 20 GPU 温度比起上代降低了不少。

Radeon VII 通过游戏模拟的 Fire Strike Stress Test 最高温度来到 72°C,与对手 RTX 2080 散热表现相当,更比以往 Vega 64 的散热效果更好;而 FurMark 测试下温度最高来到 79°C。

特别的是 Junction 温度侦测,反应出的温度比一般侦测还高,若软体侦测 GPU 温度使用 Junction 侦测点可别惊慌,这是 AMD 为了更有效提整 GPU 时脉与风扇设定的设计;但不得不说,目前在压力测试时风扇转速最大来到 2900 RPM 噪音约在 70dB 左右,若是裸测要稍微注意噪音。


↑ Radeon VII 温度测试。


功耗方面,7nm 製程功不可没,但也为了提升时脉也因此整体功耗还是高了些,Radeon VII 在压力测试下电脑整机功耗最高来到 342-391W 之间,相较于 RTX 2080 来说还是高了些;但 NVIDIA Turing 这一代功耗也提升的情况下,Radeon VII 的功耗就不显得格外突出,毕竟当时 Vega 64 对上 GTX 1080 时的差距更大。


↑ Radeon VII 功耗测试。


双卡 Radeon VII CrossFire DirectX 12 性能增幅 79%

这次除了 AMD 提供的媒体测试版之外,还在正式上市前拿到 ASRock Phantom Gaming Radeon VII 显示卡,因此额外做了双卡 Radeon VII CrossFire 的测试,提供给想要完双卡的玩家做参考。


↑ ASRock Phantom Gaming Radeon VII。


首先双卡 Radeon VII CrossFire 在 DirectX 11 的 Fire Strike 测试中,其效能比起单卡仅只有 2% 的提升,但改用 DirectX 12 的 Time Spy 测试,双卡性能比单卡提升了 79%,这也是 API 本身对于双 GPU 有着较好的资源利用性,换句话说双卡在 DirectX 12 测试下,可有着 1+1=1.7 的效能提升。

但游戏方面,即便是使用 DirectX 12 API 的《恶灵古堡 2》与《战地风云 5》都没因为双卡而提升效能,而《古墓奇兵:暗影》则遇到 Bug 自动关闭;也就是说,对于多卡 CrossFire 还是取决于游戏开发商,是否愿意投入资源优化,现阶段就只有 Time Spy 能感受到双卡的威力。


↑ 双卡 Radeon VII CrossFire Time Spy 测试。


总结

AMD Radeon VII 藉由 7nm 製程与 Vega 20 的优化,让效能可与竞品高阶的 RTX 2080 平起平坐,游戏测试下有的输有的赢,两者在 1080p、1440p 解析度下有的游戏性能差异较大,但也有平手的局面,而在 2160p 解析度平均差距皆在 10 fps 以内,这代 Radeon VII可说是交出不差的成绩单。

只不过 Radeon VII 对上《魔物猎人:世界》、《侠盗猎车手 5》与《刺客教条:奥德赛》,这三款游戏在性能表现上就无太大优势,这也许是游戏引擎的设计所导致的结果,但若 AMD 能再加强这类 DirectX 11 游戏的性能,想必会赢的更全面。


↑ 超诚意重製《恶灵古堡 2》有着相当好的效能与画面,更是 AMD 今年绑定的游戏之一。


另一方面,关于高解析度的影音转档与运算,Radeon VII 在这价位下即可拥有 16GB HBM2 记忆体,在 Adobe Premiere 或 DaVinci Resolve 的超高解析度影像运算时,有着更好的优势,但由于笔者对这类软体较为生疏,因此提供 AMD 的数据供各位参考。

DaVinci ResolveRadeon VII Vega64 GTX 1080 RTX 2080 Test 1 - AMD 50 seconds 58 seconds 53 seconds 50 seconds Test 2 – AMD 8K 95 seconds 105 seconds 124 seconds 95 seconds Test 3 – TJA Demo 187 seconds 202 seconds 242 seconds 196 seconds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