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码COSMOSC700P曲面玻璃侧透魔术大空间多种不同玩法[XF]

导读 & 26597;& 30475;& 25152;& 26377;酷码COSMOS C700P机壳开箱介绍酷码COSMOS C700P机壳开箱介绍酷码COSMOS C700P实际安装介绍& 19979;& 1
查看所有
酷码COSMOS C700P机壳开箱介绍酷码COSMOS C700P机壳开箱介绍酷码COSMOS C700P实际安装介绍下一頁頁次導覽:

cm-cosmos-c700p.jpg(112.8 KB, 下载次数: 10)

2017-11-6 12:42 上传



酷码科技以生产机壳、电源、散热器等..起家,在机壳类别中更是发挥出不同的玩法,同时也秉持着Maker创客精神,针对机壳模组重新定义,不论是对目前常见的DIY水冷,在安装空间上优化,又或是与全国各地的创客开发,针对机壳外观更换套件,甚至是机壳内部模组化安装架,也可另外购买取得,让玩家在机壳变化上,能有不同的安装体验,。

此次介绍为酷码最新推出的COSMOSC 700P机壳,外观流线型设计,整体看起来相当优美,显得与众不同,并于左侧搭配燻黑钢化玻璃,为了配合机壳整体流线型,在左右侧板的两侧採内折方式,对于一般钢材弯折是相当容易,但应用在玻璃有如曲面般时,工艺更显得相当不简单,也将目前流行的RGB灯元素加入,且支援有RGB接口主机板,能进行灯效连动,打造属于自己的理想主机,并搭配实心铝合金角座,能有更稳的乘载力。

接着机壳本身的设计也大为不同,採用全模组化设计,可将架构全部分解重组,但如果只是这样那就太无趣了,所以其中也包含有三种不同的玩法,如机壳后方I/O朝上的烟囱效应,或主机板反向倒置,与不改变的一般配置,一种机壳能有多种玩法,且在架构更换相当快速,接着就让我们先看规格部份。

规格
产品型号:MCC-C700P-MG5N-S00
颜色:枪灰/黑
材质:铝、钢材、塑胶、强化玻璃
I/O连接埠:开机按钮与店员指示灯、重开机钮、风扇调速钮、灯效切换钮、4组USB 3.0、1组USB 3.1 Type-C、HD AUDIO
主机板支援:E-ATX、ATX、Micro-ATX、ITX
显示卡安装空间:320mm(安装3.5吋架时),490mm(取下3.5吋架)
CPU塔散高度:198mm
PCIe扩充格数:8
周边安装支援:5.25吋*1、3.5/2.5吋*2、2.5吋*2
周边可扩充支援:5.25吋*2、3.5/2.5*8 or 9、2.5*2
电源供应器支援:ATX PS2
散热支援:前方3组120/140mm风扇或120/140/240/280/360/420mm水冷排、上方3组120/140mm风扇或120/140/240/280/360mm水冷排、下方2组120/140mm风扇或120/140/240/280mm水冷排(需选购配件)、后方1组120/140mm风扇或120/140mm水冷排
标配:3组140mm风扇
尺寸:639mm*306mm*651mm

这次COSMOS 系列C700P机壳,在外观上也秉持着优雅外观,从第一眼看来机壳在线条处理,比以前更加流畅优美,并加入目前主流的RGB灯元素,为整体更是增添时尚感,左右侧板採用强化玻璃,与一般钢板配置,由于侧板与机壳之间透过卡扣固定,也可进行左右对调,如果要双面强化玻璃配置,酷码科技也有提供选配可自行购买更换。

内装更是不简单,对于硬体周边安装,主机板最大可安装到E-ATX尺寸,另外也可向下相容ATX、M-ATX、ITX尺寸,在显示卡部份,由于主机板右方为专属3.5/2.5吋硬碟空间,如果安装架未拆除时,最小空间为320mm,但拆除后能达到490mm的安装空间,对于目前市面上各种类型显显示卡,安装是完全没问题的,在PCIe扩充格数为8格,对于多显示卡或其他PCIe介面等安装,非常充足。

机壳I/O採前面板上方配置,连接埠提供开机重置按钮,与电源硬碟读取指示灯、4组的USB 3.0,让多周边的安装也相对足够、1组USB 3.1 Type-C介面,提供高速周边或手机使用、3.5mm的耳机麦克风接口、接着就是风扇调速按钮与RGB灯效按钮,灯光模式可进行循序,恆亮,主机板连动等,功能相当齐全;如果处理器未使用水冷散热时,在空冷塔散的安装高度,提供198mm的安装空间,要安装到最顶级的处理器塔散,高度也绝对没问题。

周边安装提供1组5.25吋的安装空间,可供旧式光碟机,或是风扇控制监控等,机壳还保有2组的5.25安装空间,可透过配件的转接架,进行1组5.25吋的扩充,储存装置提供2组3.5/25吋硬碟,与2组2.5吋硬碟空间,3.5/25吋保留6组安装空间,拆除5.25吋架后,可以再增加1组,可选配安装架扩充,针对大资料量用户支援,相当良好。

接者在散热支援,空冷在前方与上方各提供3组120/140mm风扇安装,(下方如果使用配件可在安装2组120/140mm风扇)后方为1组120/140mm风扇,多数量配置也能让内部对流更均匀,水冷支援前方,提供最大420/360mm冷排,上方提供最大360/240mm冷排,(下方如果使用配件可安装280/240mm冷排)后方为120/140mm冷排,在空水冷之间都有非常好的支援,让使用者安装不受限,再来就进行机壳的开箱,请大家持续观看。

酷码COSMOS C700P机壳开箱介绍

↑外盒包装以紫色与黑色搭配,在正面部份有45度的机壳图示,左下为机壳完整型号,右下方为RGB灯效支援图示,并有1670万种颜色的变化。


↑外盒右方,为机壳前面板图示。


↑外盒左方,为详细列表。


↑外盒后方,针对机壳部份特点介绍说明。



↑配件为说明书与黑色螺丝收纳盒。


↑收纳盒内提供主机板等,其他硬体固定螺丝、束线带、RGB灯效连动接线、5.25吋扩充架、擦拭布,在玻璃侧板的清洁非常有帮助。



↑机壳45度角图示,这次C700P在外观看来,结合一些流线型元素,在左右侧板为了配合外型线条,而有小角度的弯曲,左侧强化玻璃的工艺相当不简单,整体看来相当柔和,且十分好看。


↑机壳前方面板。


↑前面板可自行打开,对于有安装光碟机,或需手动调整的监控面板时,才能使用,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前方进气量。


↑此外前面板也可自行拆除,前盖也有搭配隔音棉,能降低噪音值,内层还有防尘滤网;机壳前方最多可安装3组120/140mm风扇,或最大1个420/360mm水冷排,一字沟槽固定方式,可在进行微调整。



↑I/O配置于前面板上方,连接埠提供开机与重置按钮、电源与硬碟指示灯、风扇调速钮、灯效切换钮、4组USB 3.0、1组USB 3.1 Type-C、3.5mm耳机麦克风接口;连接埠外围与左右两边,为RGB发光处,白色材质让亮度更均匀。


↑I/O埠内接线为:POWER SW、RESET SW、POWER LED、HDD LED、2组1对二USB 3.0、USB 3.1 Type-C、HD AUDIO、RGB连动接头。


↑机壳上方,防尘盖能自行取下,可安装最多3组120/140mm风扇,或最大360/240mm水冷排。



↑机壳后方,左上为主机板I/O埠孔位,右方为1组120/140mm风扇或120/140mm水冷排安装空间,中间为PCIe扩充槽提供8格,最后是下置电源供应器安装。



↑机壳底部,同样在左右两边为RGB发光处,防尘滤网也能自行取下清洁。


↑如果要在安装2组120/140mm风扇,或1个280/240mm水冷排时,需使用选购散热支架才能安装。


酷码C700P机壳,左侧为强化玻璃面板,右侧为一般钢板材质。

↑左侧强化玻璃。


↑右侧钢板。


侧板变换不麻烦,快速更换不费力
C700P机壳在侧板的翻盖方式,与COSMOS前几代有所不同,以前是将旋转轴固定于前方,后方为卡扣方式,现在C700P则是相反将转轴放置后方,固定也改成磁吸方式,虽然差别不大,但机壳前面板朝前方,第一眼看到的视觉效果也相对比较好,在开启侧板时也相对容易许多,接着侧板固定方式也延续卡扣设计,让侧板更换轻鬆自如,不过这次卡扣设计于上下侧与中间,让侧板重量能平均分布。


↑侧板更换不麻烦,如果要更换成双玻璃侧透,酷码科技也提供选购的玻璃侧板,能自行变换。


↑左右侧板採对称卡扣固定。


↑更换只需要将侧板,往上一推并拉出,就可以取下。


全模组化空间配置,一机三种安装玩法
近几年在机壳模组化配置,已经越来越常见,但何谓模组化?如机壳内部的物件,能透过自行取下,甚至更换安装位置,达到不同的摆放方式,与释放内部空间,又或是预留可安装的空间,让使用者能在选购额外的配件,将储存架或是其他周边安装数量扩充,让应用更得心应手。

除了机壳内部模组化配置之外,也有从里到外的全模组化形式,这次酷码C700P更是採用此方式,机构设计成可全部分解,且能够重複组装,而周边或储存装置,还能安装额外的固定架扩充,但如果只是可拆与装,是会相当无趣的,所以酷码为了实现创客的思维,在C700P能有三种内部机构更换方式,如机壳后方I/O朝上的烟囱效应,或主机板反向倒置,与不改变的一般配置。

在观看过许多国外或国内改装玩家,摆置方式的更换是相当不容易的,而且还需要经过破坏机构方式,才能够实现,现在C700P就已经实现能有不同的安装方式,且不需要破坏机构,实际在更换摆放不同架构时,也只需要不到短短的3分钟,就能快速更换摆放位置,接着就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C700P机壳能全部拆除,剩下独立的框架(空间稍有不足,不然脚架与部份的固定钢架,还能一併拆除)。


↑在机壳本体框架,大家可以看到,在四周都有孔位,可使用螺丝固定,由于框架宽度与高度皆等长,也就是为什么能进行左右与上下对换,并且有其他种装法。


↑在一般安装方式,机壳在内部配置下方使用分舱遮板,另外右方3.5吋硬碟与5.25吋安装空间,也有类似的遮板,造型上透过一些内凹折线,与机壳外型配合,此外内部电源线过多时,能有效遮蔽更加美观,如果不使用,也可以自行取下。


接着三种不同的安装配置,提供给大家参考,分舱遮版与右方遮版,在不同装法下,也能继续沿用。

↑一般摆放。


↑I/O朝上的烟囱效应。


↑机壳前后左右对调,与主机板反向倒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