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映雪的原文和译文】“囊萤映雪”是一个出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刻苦读书的精神。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囊萤”与“映雪”,分别讲述了车胤和孙康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学习的故事。
一、
“囊萤”出自《晋书·车胤传》,讲的是车胤家境贫寒,但酷爱读书,夜晚没有灯油,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上几十只萤火虫来照明,继续读书。“映雪”则出自《宋史·孙康传》,讲述孙康在冬天寒冷时,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以此来克服照明不足的问题。
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古人不畏艰难、发奋图强的学习精神,成为后世学子励志的典范。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典故 | 原文 | 译文 |
囊萤 | 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诵吟不倦。 | 车胤恭敬勤勉,从不懈怠,学问广博。家中贫穷,常常买不起灯油,夏天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书本,专心读书从不停歇。 |
映雪 | 孙康家贫,常无油,冬日则映雪读书,寒而不辍。 | 孙康家里贫穷,常常没有灯油,冬天就借助积雪的反光来读书,即使寒冷也不停止。 |
三、总结
“囊萤映雪”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只要心怀理想、坚持不懈,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不断追求知识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