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为虎作伥怎么解释】“为虎作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帮助坏人做坏事,或者协助恶势力进行危害他人的行为。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道德低下、助纣为虐的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为虎作伥 |
拼音 | wèi hǔ zuò chāng |
出处 | 《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五·山都》 |
字面意思 | 原指鬼魂为老虎引路,后比喻帮坏人做坏事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助纣为虐、为非作歹、狐假虎威 |
反义词 | 报仇雪恨、惩恶扬善、正直无私 |
二、成语来源
“为虎作伥”最早出自唐代的《太平广记》,其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山都”的传说:山中有一种鬼怪,叫做“山都”,它们会引诱行人进入深山,然后被老虎吃掉。这些鬼怪就像是老虎的帮手,因此被称为“为虎作伥”。
后来,“为虎作伥”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比喻那些帮助恶人、助长邪恶势力的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某人协助恶势力 | 他不仅没有阻止犯罪,反而为虎作伥,真是可耻。 |
描述社会现象 | 在某些地方,有些人为了利益,为虎作伥,损害公共利益。 |
文学作品中 | 小说中描写了一些人为了升官发财,为虎作伥,最终自食其果。 |
四、总结
“为虎作伥”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强调了道德选择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避免成为“为虎作伥”的人,坚持正义,远离邪恶。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含义和使用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