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StrixZ490-EGaming主机板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

导读 这次随着 intel 更新第 10 代处理器,随之而来的就是全新的 Z490 主机板,在新的 1200 脚位下,玩家若是要升级既有平台,主机板


这次随着 intel 更新第 10 代处理器,随之而来的就是全新的 Z490 主机板,在新的 1200 脚位下,玩家若是要升级既有平台,主机板也免不了要更新一波,当然对于 intel 来说,处理器改朝换代本来就会同步更新晶片组,只是这次脚位不能通用,玩家们若要上 10 代处理器,也就只能选 Z490 主机板。

在看过一些其他主机板开箱后,相信玩家们都有些概念,为什么这次 Z490 主机板都偏贵,不过看到这次华硕在 ROG Strix Z490-E Gaming 的设计上,或许就会觉得没那么坑爹。这次在外观上加大了晶片组散热片、后 I/O 部分 USB 总共增加到 10 组、无线网路更是直接不手软给到 Wi-Fi 6 AX201,另外像是硬核玩家最爱的 Q-Code 除错灯及 BIOS FlashBack 按钮,也是首次出现在 ROG Strix 系列主板上。若玩家真的想要组 10 代平台,又不想要买到旗舰系列万元主板,那就赶紧跟着笔者来看看这次的 ROG Strix Z490-E Gaming 吧~


规格:
尺寸:ATX
处理器:10 代 Intel Core / Pentium Gold / Celeron
脚位:Socket 1200
晶片组:Intel Z490
记忆体:4 x DIMM / Max 128GB / 4600 MHz(O.C) /2133 MHz
扩充槽(CPU):2 个 PCIe 3.0 x16 (x16 or dual x8)
扩充槽(PCH):1 个 PCIe 3.0 x16 (x4 mode) / 3 个 PCIe 3.0 x1
多显卡:AMD 3-Way CrossFireX / NVIDIA 2-Way SLI
USB 埠(后 I/O):3 个 USB 3.2 Gen2 Type-A / 1 个 USB 3.2 Gen2 Type-C / 2 个 USB 3.2 Gen1 / 4 个 USB 2.0
USB 埠(板载):1 个 USB 3.2 Gen2 Type-C / 2 个 USB 3.2 Gen1 / 4 个 USB 2.0
储存埠(PCH):M.2_1 M key 插槽(PCIE 3.0 x4 和 SATA 模式) / M.2_2 M key 插槽(PCIE 3.0 x4) / 6 x SATA 6Gb/s
网路:Intel I225-V 2.5Gb 乙太网路 / 2x2 Wi-Fi 6 AX201 (BT v5.1)
音讯:ROG SupremeFX 8 通道 高传真音效 CODEC S1220A (Dual OP Amplifiers)
影像输出:DisplayPort 1.4 / HDMI 1.4b


「E」代号规格有感升级,实用度不容小觑

ROG Strix 系列作为华硕主机板下面向主流的玩家的一个系列,在规格上开的都会有些保守,即便是其中最高的「E」代号款式,在设计上以往也就勉强够用吧,不过这个感觉并不是来自于 PCIe 插槽或储存扩充,反而是在最基本的 USB 连接埠部分,尤其是像现在直播当道,举凡撷取卡、视讯镜头、电容麦等配件都要使用 USB 接口,如果在算上基本必备的键盘、滑鼠、耳机、摇桿等,或是像笔者还要接一组赛车方向盘,基本上以往的主流主机板在后 I/O 的 USB 连接埠数量都是不敷使用的。这次 ROG Strix Z490-E Gaming 主机板在后 I/O USB 连接埠数量扩充至 10 个,笔者相信这个会是在实用性上最有感的提升。
另一个比较有感的改变,那便是外观上的改动,随着一代一代在设计上的调整,还有随着一些硬体性能提升,所带来需要散热方面的需求,这一代的 Z490-E 也算是终于有高阶版的架式,不论是上方后 I/O 遮罩及可加装小风扇的大面积 VRM 散热器,或是下半部大面积的遮罩及 M.2 及晶片组散热器,都在设计上用尽巧思,看上去更加洗练,而不是像以前在主机板 PCB 上弄了纹身那么具土砲感。


→ROG Strix Z490-E Gaming 外包装一览。


→主机板的特色说明。


→配件部分给到了 Wi-Fi 天线一组、热敏电阻线、RGB 延长线、ARGB 延长线、束带少许、4 条 SATA 线、40mm MOS 冷却风扇及 M.2 固定螺丝。


袖标点缀设计,与潮流文化接轨


ROG Strix 自从 300 系列开始出现电竞图腾的外观设计,经过几代的改良之后,可以说是让 ROG Strix 系列在外观上越来越有质感,最主要的应该还是由于前面需要加上大面积的散热器,因此这次乾脆直接装上了一个塑料饰盖,直接把 ROG 的设计,用比较节省成本的方式,让选择主流高阶款式主机板的玩家也能享受高质感的设计,虽然前面说到这块饰板是由塑料打造,不过在外观质感上也是有下功夫,因此不仔细看不会看出与金属材质的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拆装的时候就要稍微小心一点。


→后 I/O 罩上有个会发光的 ROG Logo,而下方压克力饰板这次改为仅有 Strix 字样,笔者觉得是简洁俐落许多。


→电竞图腾部分就隐藏在下方大面积盔甲上,字样部分採用压印呈现,仅有 ROG 字样会发光。


→盔甲右上角有一个 ROG Logo 的袖标,另外这次 Z490-E 主机板中也有附赠 ROG 布质挂饰,可以位玩家的信仰充值。


1200 Socket、PCIe 金属盔甲、双 M.2、Q-Code 灯
规格部分这次主要就是使用了新的 intel 1200 socket 及 Z490 晶片组,虽然在脚位上有所更新,不能支援以往 1151 的所有处理器,但这次由于散热器安装孔位没有改,因此不论是升级的玩家还是新组装的玩家,都能够有多样的散热器可以做选择,因此玩家不用担心刚推出的前期在散热配置上会有些彆扭。供电部分在这款最高阶的 ROG Strix 主机板上是直接给到 14+2 相供电,配上最高 10 核心的处理器应当是完全绰绰有余。记忆体部分现在基本上超频 4000 Hz 起跳都算基本,而这张主板上记忆体可以保证支援最少 4600 MHz 的超频幅度,相信对于主流玩家来说一定够用。


→新的 intel 1200 socket。


→全新 1200 脚位虽然与 1151 很接近,但是两侧防呆定位点不同,针脚数量也不同,因此玩家只能装 10 代的处理器使用。


→记忆体插槽採用单边卡扣的 Q-DIMM 快拆设计。


PCIe 插槽及 M.2 插槽的配置上,华硕原厂就没有特别在这张主机板上跟玩家保证未来支援 PCIe 4.0,但撇开这个不说,基本处理器给到单条 PCIe x16 或是双条 PCIe x16 @x8,而 M.2 虽然两个插槽都走 PCH 通道,但均支援 PCIe x4 频宽,这样的配置相信也是没什么好嫌的了。


→主机板下半部一览。


→3 个 PCIe 3.0 x16,由上到下频宽分别为 x16、x8、x4。


→Q-Code 除错灯首次在 ROG Strix 上看到,这次整个系列中也仅有这款有搭载。


在储存方面提供了两组 M.2 插槽及 6 个 SATA 插槽。两组 M.2 插槽皆支援 PCIe x4 模式,且都具备散热片,不过在安装上,上方的 M.2 散热片拆卸前要卸下塑料盔甲,安装上会比较麻烦些。


→2 个 M.2 插槽都预装散热片,虽然官方没有表示 PCIe 4.0 Ready,但在 ROG Strix 上没再省料也算很有诚意了。


→6 个 SATA 连接埠。


10 个 USB 连接埠、BIOS FlashBack Button、Wi-Fi 6 无线网卡

在连接埠部分笔者觉得是这次最有诚意也最实用的升级,在后方一次给到 4 个 USB 2.0、2 个 USB 3.2 Gen 1、3 个 USB 3.2 Gen 2 Type-A 及 1 个 USB 3.2 Gen 2 Type-C。像是笔者一开始提到的,有些玩家选择到 ROG Strix 系列的顶规,或许就是就是希望在一些扩充性上可以更好,因此这次总共后 I/O 就给到 10 个 USB 连接埠,应该可以让更多人不用捏预算往上买 Hero 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还有下放 BIOS FlashBack Button 的功能,或许不是所有玩家都用的到,但这也代表未来将会看到主流级的产品有更多样的功能。而 Wi-Fi 部分直接上了 Wi-Fi 6 的 AX201 无线网卡,基本上也没啥好挑剔,最近刚好笔者也有研究一下无线网卡价格,其实在成本上与 802.11 AC 的差不多,因此这部分应该就不是这次主板变贵的原因了。


→后 I/O 一览,首次看到 ROG 採用的 BIOS FlashBack Button 功能下放至 ROG Strix 产品线,后方 USB 连接埠提供多拿 10 组。


→ASUS Wi-Fi 卡,内建 intel Wi-Fi 6 AX201 无线网卡,并具备蓝芽 5.1。


14+2 项供电、C 型散热器、VRM 小风扇

在供电部分设计给到了 14+2 相 DIGI+ 数位供电设计,再加上这次下放 CPU SOC 供电区块也需要散热,因此可以看到上半部直接是由一个 C 字型的超大散热器所覆盖,虽然散热铝块本身是分为三块,不过下方使用一条热导管连接,并在左上角有预装的风扇支架,玩家可以安装配件中的 40mm MOS 冷却风扇,来获得更好的散热性能,而这个小风扇设计在这个位置,除了带动 VRM 散热器周围的风流之外,多少也能让 8+4 Pin 供电插槽周围的空气流动,帮助供电插槽进行散热。


→霸气的 C 型散热器,三块 CNC 散热片之间有一条热导管连接。


→VRM 小风扇安装后为斜向,十分特别,角度可以依需求微调。


→VRM 小风扇支架可以为调高低。


供电部分这次使用 DrMOS Power Stages 14+2 相设计,主要在相数方面增加是为了应付最高 10C 20T 的 10 带处理器,不过也不是所有玩家都会买到性能最高的处理器,这部分就供玩家参考。


→14+2 相供电设计一览。


→14 相供电设计其中 10 相位于处理器插槽左侧。


→另外 4 相处理器核心供电位于处理器插槽上方,右侧 2 相为内显供电。


→CPU 供电 PWM 控制器採用 Digi+ VRM ASP1900B。


其他用料一览

裸 PCB 外观


→PCB 裸版一览。


供电设计(CPU 14+2 项详见上段说明)


→8-pin + 4-pin 供电插槽,其中 8-pin 插槽採用 ProCool 金属盔甲设计,主要目的是加强散热。


→CPU SoC 供电。


→记忆体供电设计。


→独家 TPU 超频处理器,主要负责超频相关功能。


晶片组、灯效设计


→晶片组上方有金属散片,散热片上方还有 AURA 发光模组。


→Z490 晶片组。


→ROG 专属 AURA 灯效控制晶片。


→晶片组散热器专用的灯效针脚。(LED1U4_CON1)


→后 I/O 罩专用的灯效针脚。(LED1U4_CON1)


→12v RGB 及 5v ARGB 灯效针脚各 2 组。


PCIe、USB


→祥硕科技代号为 ASM1480 的 PCIe 切换器共 4 个。


→代号为 PI3EQX 的 USB 3.2 Gen 2 的 REDRIVER 晶片,供后 I/O 其中 2 个 USB 3.2 Gen 2 使用。(后 I/O 共有 4 个 USB 3.2 Gen 2 连接埠)


→代号为 PI3EQX 的 USB 3.2 Gen 2 的 REDRIVER 晶片,供后 I/O 其中 2 个 USB 3.2 Gen 2 使用。(后 I/O 共有 4 个 USB 3.2 Gen 2 连接埠)


→左边代号为 PI3EQX 的 USB 3.2 Gen 2 的 REDRIVER 晶片。右上方为 USB 3.2 Gen2 插槽,右下为 USB 3.2 Gen1 针脚。


→TB_HEADER 及 2 组 USB 2.0 针脚。TB_HEADER 需搭配扩充卡使用,主板本身不具备 Thunderbolt 3 晶片。


M.2、SATA


→M.2_2 Socket,支援 PCIx4 及 SATA。


→M.2_2 Socket,支援 PCIx4,不支援 SATA。


其他


→Intel I225-V 2.5Gb 乙太网路晶片。


→音效採用 Realtek S1220A 晶片,照片上看到的则是外层 SupremeFX 防护遮罩。


→下方搭配的是 Nichicon 顶级日系音效电容。


→nuvoTon NCT6798D 环境控制晶片。


→风扇针脚一览,共 8 个。


ROG Strix BIOS

在进行效能测试前,先来看一下 ROG 系列主机板的 Bios,在介面上这一代没有更动,因此基本上熟悉的玩家要上手就十分容易。在第一次使用或 Clear CMOS 后,开机时会先跳出一个画面,让玩家选择是否要解除 intel 预设的供电限制,由于这次测试直接就是超频进行,因此按下 F3 直接解除限制,不过对于大部分的玩家来说,笔者也建议是解除供电限制,不然在使用上就比较容易出现降频的状况。


→首次开机的画面。


操作完上述步骤,就会进入 BIOS,首页可以看到多数的基本资讯,值得注意的是,右下方的栏位中,有显示超频的预估值,这就是华硕自豪的 AI 超频机制,透过数据的纪录、分析,能够帮玩家预测 CPU 的体质、散热的效能,从而计算出最佳的CPU 时脉、相对应的核心电压与负载的最佳超频设定。


→ BIOS 首页。


在进阶模式中 Ai Tweaker 智能超频、QFan 风扇调整等,玩家可以透过这些功能快速的调等处理器超频、记忆体时脉、风扇性能等。


→ Ai Tweaker 页面最上方会显示目前设定的时脉资讯,记忆体部分这次测试开启 X.M.P. Profile,超频至 3200 MHz。


→在 Ai Tweaker 页面进行时脉调整,这次测试将处理器超频至「全核 5.2 GHz」。


→ Ai Tweaker 页面下方则可以进行电压调整,这次测试处理器电压给的是 1.45,不过有少数几个测试在这个电压下无法运行,就会特别改以 Auto 电压测试。


→ Advanced 页面,所有超频之外的设定,都可以在这边找到。


→ Monitor 页面,在这个页面中会显示所有板载监控数据。


→如果玩家要调整风扇设定,可以在 Monitor 页面下方找到 Monitor\Q-Fan Configuration 分页,或是直接按 F6 也能开启简易的 Q-Fan 风扇调整视窗。


→ Monitor\Q-Fan Configuration 分页下方也提供了水泵的模式调整。


→ Boot 页面,主要是设定开机磁碟顺序,如果玩家安装 M.2 SSD 发现系统没抓到,可以进 CSM 分页中调整设定。


→ Tool 分页,如果玩家要刷 Bios,可以使用分页中的 ASUS EZ Flash 3 Utility。Flexkey(Reset pin) 功能也可以在此调整,改为 DirectKey 开机进 BIOS 或 Safe Boot。


ROG 附属软体

首先要介绍的是 Armoury Crate 软体,在历经多代变革之后,最强软体Armoury Crate 终于脱颖而出,在功能上集成了驱动更新系统、AURA 灯效系统,也能安装其他 ROG 的附属软体,或是帮主机板之外的其他自家硬体进行韧体更新等。

不过若要说哪边最直接吹捧一下,那绝对就是当你在灌好系统后,开机时右下角会自动弹出视窗,询问玩家是否安装 Armoury Crate 软体,这时玩家只要有连上网路,系统就能够自动完成安装,当然后去要灌那些专属软体或是驱动,就不用像以前还要找光碟机或是上官网下载。


→系统灌好后第一次开机会跳出视窗,询问玩家是否需要安装 Armoury Crate 软体。


→Armoury Crate 软体首页,提供两种软体主题让玩家选择。


→在更新中心分页,可以看到所有以连接的 ROG 产品是否需要更新韧体。


→在工具页面中,驱动程式的分页可以一键更新,除了不用自己到官网下载之外,更不用一个一个点选安装。


→工具页面中,也能够下载安装所有华硕专属的工具程式。


→AURA 灯效设定的部分,也从独立的软体被整合进 Armoury Crate。


AI Suite 3 为华硕主机板的监控软体,除了基本的硬体时脉、温度、电压等资讯实时监控之外,还有 AI Overclocking、Fan Xpert 等自动调整功能,能够先侦测硬体资讯,再为玩家规划最有效的超频模式及风扇转速,对于不太了解硬体或是不习惯 BIOS 设定的玩家,可以说是十分的便利。


→AI Suite 3。


RAMCache III 可以透过将部分储存空间挪作快取使用,进而提升资料读取速度,对玩家来说可以减少游戏读取时间,玩游戏不用再一直等待漫长的过场。使用上只需选择要加速或游戏档案所在的硬碟,也可以使用简易模式程式自动分配,就可以有更快速的读取效果。


→RAMCache III。


GameFirst VI
这是一个网路优化软体,透过软体玩家可以自行规划各个程式网路的使用量,而透过 Multi-Gate Teaming 技术,若有多个网路讯号来源,如:同时使用乙太网路、Wi-Fi、蓝芽网路及4G LTE,玩家可以将各个应用程式分配到指定的来源,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所有网路。在新版本中,还有针对自家的路由器进行优化,或是针对游戏、下载,甚至上传进行优化,能大幅度提升玩家使用体验。


→GameFirst VI。


→这一代能够针对游戏、下载、上传进行优化。


基本效能测试

效能测试方面,主要测试处理器、记忆体与整平台的性能表现,处理器使用 intel Core i9-10900K,并设定全核心 5.2GHz 超频与 8GBx2 DDR4-3200 记忆体,散热器则使用 ROG RYUO 240 AIO,并设定水泵及风扇皆标準模式进行测试。

测试平台
处理器:Intel Core i9-10900K @5.2GHz
主机板:ASUS ROG Strix Z490-E Gaming
记忆体:Antec Katana 8GBx2 @3200MHz
显示卡:Galax Geforce RTX 2080 Ti OC White
系统碟:KLEVV CRAS C700 RGB 500G
电源供应器:ANTEC HCG High Current Gamer 650
作业系统:Windows 10 Pro


首先透过 CPU-Z 可以看到这次测试採用的处理器为 10C 20T 的 intel Core i9-10900K,超频后有着 5.2 GHz 的运作时脉;主机板为 ROG Strix Z490-E Gaming,而晶片组是代号为 CometLake 的 Z490;这次配上双通道记忆体时脉为 3200 MHz;另外在 CPU-Z Bench 测试中,CPU 单线程获得 630 分、多线程则为 7857.9 分。


→CPU-Z。


CPUmark 99 为处理器的单核心运算能力测试软体,ROG Strix Z490-E Gaming 搭配 intel Core i9-10900K @ 5.2 GHz 获得 925 分。


→CPUmark 99。


Cinebench R15 测试中,处理器单核心运算为 225 cb、多核心运算为 2784 cb,显示卡的 OpenGL 性能测试则有 217.61 FPS 的优异表现。

Cinebench R20 有着更複杂的场景,并加入了光线追蹤运算,测是结果处理器单核心运算为 540 cb、多核心运算为 6497 cb。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20。


Corona Benchmark 同样透过光线追蹤渲染图像的运算,测试 CPU 的运算速度,测试结果是以秒为单位的运算时间,时间越短代表运算速度越快,ROG Strix Z490-E Gaming 搭配 intel Core i9-10900K @ 5.2 GHz 测试结果 Rendering 耗时 01 分 15 秒。

V-Ray Benchmark 透过光线追蹤渲染图像的运算,可以分别对 CPU 与 GPU 做运算速度的测试,这个测试结果是以秒为单位的运算时间,时间越短代表运算速度越快,测试结果为获得 18521 分。


→Corona Benchmark。


→V-Ray Benchmark。


透过 AIDA64 快取与记忆体测试,採用 2 条 DDR4 记忆体 @ 3200 MHz,记忆体读取速度为 46083 MB/s、写入速度为 45479 MB/s、複製速度则是 41539 MB/s,而延迟为 51.8 ns。


→ AIDA64 快取与记忆体测试。


压缩测试在 WinRAR 测试下,速度为 37,699 KB/s;而 7-Zip 测试下,速度则是 89701 MIPS。


→WinRAR Benchmark。


→7-Zip 效能测试。


影音创作效能测试

影音创作贵为目前显学,因此在测试中这次特别在既有的 X264 及 X265 影音转档测试外,增加了达芬奇 Resolve 剪辑软体的影音渲染实作测试。

X264 及 X265 影音转档测试透过模拟运行转档编码测试 CPU 性能,在 X264 FHD Benchmark 测试中有平均 74.6 FPS 的表现,而 X265 FHD Benchmark 测试则是平均 54.4 FPS。


→X264 FHD Benchmark。


→X265 FHD Benchmark。


在达芬奇 Resolve 剪辑软体的影音渲染实作测试的部分,这边选用的是长度 12 分 12 秒的影片剪辑档案进行渲染,渲染设置选择 Youtube 1080p、MP4 格式、H.464 编码,影片本身为 1080p @ 59.94 帧/秒,实际测试下 ROG Strix Z490-E Gaming 搭配 intel Core i9-10900K @ 5.2 GHz 完成渲染耗时 7 分 14 秒。


→本次测试使用 XF 电脑菜单 EP.8 原剪辑档进行渲染测试。


→ROG Strix Z490-E Gaming 搭配 intel Core i9-10900K @ 5.2 GHz。


笔者平常剪辑使用的电脑为 ASRock X299 Taichi 搭配 i9-7900X @default,在相同设置下完成运算的时间为 7 分 38 秒,同为 10C/20T 的处理器,新的架构下 i9-10900K 略显优势,但 X299 主机板的扩充,就不是 Z490 主机板能提并论的,所以如果玩家是在这种不同平台之间做选择,还是要多考虑扩充部分。

而 AMD 的部分由于没有刚好 10C/20T 的竞品可以做测试,因此这次使用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搭配 R9 3900X @default,实测结果 5 分 54 秒完成运算。


→ASRock X299 Taichi 搭配 i9-7900X @default。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搭配 R9 3900X @default。


日常使用、游戏模拟测试

PCMark 10 主要是模拟日常使用状况做测试,分别以 3 个大方向做测试,有 Essentials 基本电脑测试、Productivity 生产力测试及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影像内容创作测试。ROG Strix Z490-E Gaming 搭配 intel Core i9-10900K @ 5.2 GHz 及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在 PCMark 10 测试中获得总分 7,803 分,于 Essentials 测试获得 10,946 分、Productivity 测试获得 9,180 分、另外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测试获得 12,828 分。


→PCMark 10。


在 3DMark 游戏效能模拟测试中,Fire Strike DX11 游戏模拟测试中获得 28,413 分,另外 Time Spy DX12 游戏模拟测试中获得 14,481 分。


→Fire Strike。


→Time Spy。


总结



这一代的 ROG Strix Z490-E Gaming 主机板在设计上,外观是更加的内敛,但又不失电竞元素在其中,算是很好的在电竞与美观之间取得了平衡。扩充部分虽然没有向未知的未来做出更多超前部属的设计,但在后 I/O 的 USB 扩充终于有所提升,对于喜欢信仰之眼,但又想要省点预算的玩家来说,这款主机板将会成为能够以下克上的主流款式。

基本上在供电部分採用 14+2 相供电设计,不仅超越同级主板,散热部分也没偷懒,完整大面积的 C 型 VRM 散热片及双 M.2 金属散热片,当然少不了的还有 VRM 小风扇,因此性能方面玩家也不用过于担心。

当然或许有些玩家会觉得这次 Z490 主机板真的贵,但只能说这款 ROG Strix Z490-E Gaming 主机板在这代的升级真的有诚意,所以还是会推荐玩家选择这款主机板。

来源: ROG Strix Z490-E Gaming 主机板 / 以下犯上、大大满足,拥有高阶入门配置的主流级产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