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瑰宝,其作者吴敬梓(1701年—1754年),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吴敬梓出生于安徽全椒一个破落的官宦家庭,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他的父亲吴旦是一位学者,对吴敬梓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吴敬梓少年时期即展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卓越才华,他熟读经史,精通诗文,这为他日后创作《儒林外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敬梓一生坎坷,早年科举之路并不顺利,这让他有机会深入社会底层,亲身体验民间疾苦,这些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中年以后,吴敬梓在朋友的帮助下定居南京,开始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儒林外史》是他晚年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国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这部小说通过描绘士林阶层的生活百态,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尤其是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书中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如热衷功名利禄的范进、迂腐可笑的周进等,通过他们的人生轨迹,反映了封建社会下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现实。
《儒林外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吴敬梓不仅以其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更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激励着后来者追求真善美,反对虚伪与腐败。吴敬梓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与曹雪芹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