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并通过这些景象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全诗如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文章:
《夜书所见》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小诗,它不仅展现了秋天夜晚的独特景色,还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寂静而略带凉意的秋夜之中。
首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描写了风吹过梧桐树叶时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也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时光的流逝。这里的“寒声”不仅仅是指物理上的冷意,更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
接着,“江上秋风动客情”,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绪。秋风拂过江面,吹动着诗人的思绪,使他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作为一个游子,面对这萧瑟的秋景,难免会思念家乡和亲人,这种漂泊在外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第三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乡村景象。在宁静的夜晚,可以看到孩子们正在玩捉蛐蛐的游戏,他们的欢笑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这一细节描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气息,与前面的凄凉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一句“夜深篱落一灯明”,则点明了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深夜里,篱笆旁有一盏孤灯闪烁。这盏灯不仅是实际存在的光源,更象征着希望和慰藉,在黑暗中给人带来光明和力量。
综上所述,《夜书所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它既是对秋天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思乡之情。读罢此诗,不禁让人感叹:世间万物皆有灵性,而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微妙的联系正是诗歌永恒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