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景图,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月落乌啼霜满天”,首句就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深秋夜晚的画面。一轮明月缓缓落下,几声乌鸦的啼鸣打破了夜的寂静,而霜花在月光下铺满了整个天空,寒意袭人。这句诗不仅写出了时间(深夜),也描绘了季节特征(霜满天)。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霜”常常被用来形容秋季,因为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的深入。此外,“乌啼”也暗示了秋季的到来,乌鸦作为候鸟,在秋天会开始南迁。因此,这一句诗充分体现了深秋的季节特点。
接下来的诗句“江枫渔火对愁眠”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象:枫叶在秋风中摇曳,渔船上的灯火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而诗人却难以入眠,心中充满了忧愁。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深秋时节特有的宁静与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