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

“赴汤蹈火”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不畏艰险,奋不顾身的精神。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最早见于《后汉书·张奂传》:“前后参议敦朴,有干国才,而尤其子奂,以为必能沉潜典籍,赴汤蹈火。”在现代,“赴汤蹈火”多用于比喻为了正义事业或实现目标,不惜付出任何代价,面对任何困难和危险。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勇敢与坚韧,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宝贵品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赞扬那些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人。例如,在抗击自然灾害时,救援人员们就是“赴汤蹈火”的典范,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冲在第一线,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