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临近退休,很多老人都想知道自己能领多少养老金?但是,个人知道的养老金计发因素很有限,一般也就是工龄和个人账户余额。实际
临近退休,很多老人都想知道自己能领多少养老金?但是,个人知道的养老金计发因素很有限,一般也就是工龄和个人账户余额。实际上,退休养老金决定性因素有很多,仅提供两种因素是很难计算出养老金高低的。
与养老金高低有关的因素。
养老金计算公式,一般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通过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养老金计算公式与至少七八个因素有关。比如说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年限、过渡性系数等等。
基础养老金怎么算?
基础养老金需要使用缴费年限,但是同时与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相挂钩。
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现在一般也称为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山东省2021年是6893元。
缴费指数=当年的缴费基数÷参保缴费当年上年度的社平工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计算缴费指数年限的指数之和除以缴费年限。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一般在0.6~3之间,但是个别地区过去有优惠(比如说北京、四川按40%基数缴费)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也有低于0.6的可能。
缴费年限,实际上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过去的工龄,一般指的是依据职工档案认定的连续工龄,拿到现在来说是可以视同缴费的。现在的工龄,一般被大家认作是实际缴费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