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成语是什么意思】“得心应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做事或处理问题时非常熟练、自如。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写作和口语中也十分常见。下面将从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心应手 |
拼音 | dé xīn yìng shǒu |
释义 | 心里怎么想,手上就怎么做,形容对事情非常熟悉、掌握自如,做起来得心应手。 |
近义词 | 熟门熟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
反义词 | 手忙脚乱、力不从心、生疏笨拙 |
二、出处与来源
“得心应手”最早出自《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夫明于天,通于圣,得于心,应于手。”后来逐渐演变为我们现在常用的“得心应手”。
三、用法与搭配
使用场景 | 示例 |
描述技能熟练 | 他练了多年书法,如今写起字来得心应手。 |
表达操作自如 | 这个软件界面设计得很人性化,用户用起来得心应手。 |
形容工作状态 | 在团队中,她总是得心应手地完成各项任务。 |
四、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
1. 不要误用为“得心应口”:这是一个常见的错别字,应为“得心应手”,强调的是“手”的动作。
2. 避免与“得心应意”混淆:虽然两者都有“得心”的意思,但“得心应意”更多指心理上的满足,而不是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
3. 注意语境搭配:该成语多用于描述技能、操作、能力等,不宜用于抽象概念如“心情”等。
五、总结
“得心应手”是一个表达熟练、自如、掌控能力强的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尤其适合描述个人能力或技术操作的娴熟状态。理解其含义并正确使用,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总结一句话:
“得心应手”是指做事或操作非常熟练、自如,心里想什么,手上就能做到,是一种高度协调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