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病毒,又称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这种病毒于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流域首次被发现,因此得名。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据信是果蝠,它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传播给人类,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医疗设备传播。
感染伊波拉病毒后,患者会出现高烧、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咽喉痛等症状,随后可能发展为呕吐、腹泻、皮疹、肝肾功能衰竭,并出现内外出血现象。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能够完全预防或治疗该病,但已有几种实验性疫苗和治疗方法显示出一定的效果。对于伊波拉病毒感染者,主要采取支持性治疗,以维持其生命体征稳定,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