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鱼十往”这一说法源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它讲述的是孔子之子孔鲤(字伯鱼)向父亲求学的故事。据说,孔鲤曾十次前往父亲孔子的住处请教,但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吾闻之矣”,意思是“我已经听说了”。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注重实践与思考的教学理念,他认为真正的学问来源于个人的实践和领悟,而非仅仅通过听闻获得。孔鲤因此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实践,最终成为了一位贤人。这个典故强调了自我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通过亲身经历去理解、消化和应用这些知识。
2025-03-12 11:47:28 来源:网易 编辑:师光妍
“伯鱼十往”这一说法源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它讲述的是孔子之子孔鲤(字伯鱼)向父亲求学的故事。据说,孔鲤曾十次前往父亲孔子的住处请教,但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吾闻之矣”,意思是“我已经听说了”。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注重实践与思考的教学理念,他认为真正的学问来源于个人的实践和领悟,而非仅仅通过听闻获得。孔鲤因此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实践,最终成为了一位贤人。这个典故强调了自我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通过亲身经历去理解、消化和应用这些知识。